【图1】二战名枪:M1式加兰德步枪
M1式加兰德步枪(M1.30CaliberRifle)是世界上杰出半自动步枪,以其设计师约翰·坎特厄斯·加兰德(JohnCantiusGarand)的名字命名。该枪在二战中成为了美军的标准制式武器,为美军赢得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,被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乔治·巴顿(GeorgeC.Patton)誉为“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战武器”。
【图2】M1式加兰德步枪是二战中最优秀的主战步枪
1884年,美国人海勒姆·马克沁(HiramMaxim)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全自动武器——马克沁机枪,它可以自动上膛,连续射击,一时间震惊世界。此后,世界各地的武器设计师都想将这一原理应用于手枪或步枪。由于子弹小,威力小,手枪的改造相对简单,几年之后,半自动手枪就问世了。但是由于步枪的子弹威力太大,连续射击状态下,通常几发子弹下来就会把枪震坏了。所以步枪的改造困难重重。
展开剩余80%【图3】M1式加兰德步枪的发明者约翰·加兰德正在欣赏他的得意之作
步枪的半自动化改造之路艰难而漫长。在诸多设计者中,加拿大裔美国人约翰·加兰德逐渐从中崭露头角。他从小对机械充满兴趣,长大后曾先后在射击场、纺织厂和工具制造公司工作,既学习了枪械知识,又掌握了一定的机械制造技能。1919年,他被美国主要的武器生产厂家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聘任为工程师,专门从事枪支设计工作。在经过多年研发,几经挫折之后,他设计出了一种新式步枪,并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于1936年被美军列为步兵标准配置步枪。这把枪,就是在二战中大放异彩的“M1式加兰德步枪”。
【图4】M1式加兰德步枪的枪栓和扳机细节
M1式加兰德步枪全枪长1100毫米,重4.3-5.3公斤。有效射程450米,射速每分钟40-50发。弹药口径7.62毫米(.30口径),初期采用双排8发弹夹进行供弹,后期曾在枪身上增加了快慢机,并改用20发弹夹进行供弹。
【图5】M1式加兰德步枪的机匣和标准8发弹夹
M1式加兰德步枪的供弹方式比较有特色,当双排8发子弹的钢制弹夹由机匣上方压入弹仓之后,每扣动一次扳机,就会射出一发子弹。子弹射出后,机匣会自动打开,将空弹壳自动弹出。当最后一发子弹射击完毕时,枪就会空仓挂机,空弹夹会被退夹器自动弹出弹仓,同时会发出“叮”的一声响,以提醒士兵重新装填子弹。
【图6】二战战场上,使用M1式加兰德步枪作战的美军士兵
M1式加兰德步枪最大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,坚固耐用,射击精准,性能可靠。此外,它还易于分解,便于组装。更不用说它能自动装填弹药,可以持续射击形成火力压制的优势了。
【图7】1942年,在肯塔基州诺克斯堡,一名美军士兵手持M1式加兰德步枪蹲守在一辆军车旁
M1式加兰德步枪于1936年进行了标准化,1937年通过测试之后开始批量生产,同年陆续交付美军。二战爆发后,该步枪开始逐步涌现于各大战场。从太平洋的岛屿,到东南亚的丛林,再到北非的沙漠,在各种恶劣的战场环境下,M1式加兰德步枪都经受住了战场的考验。该步枪最大的考验来自于诺曼底登陆战役,海水的侵蚀和海滩上无处不在的沙子,是任何枪械的噩梦。但是在此次战役中,M1式加兰德步枪表现完美,成为盟军取得最后胜利的一大法宝。
【图8】1950年,一支澳大利亚军队手持M1式加兰德步枪进行训练
1937年,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每天仅能生产10支M1式加兰德步枪。到了1941年,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了600支。随着战争的进行,温彻斯特公司也成为了该步枪的生产商。在整个二战期间,该步枪总计生产了大约540万支,几乎装备了每一支美军部队。二战之后,美国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援助计划,还将该步枪提供给了许多盟国的军队。
【图9】一名美军士兵手持一支加装了枪榴弹的M1式加兰德步枪
M1式加兰德步枪可加装M7枪榴弹发射器,以及几款不同型号的刺刀。二战之后,该步枪又出现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战场上。由于其弹夹为8发子弹,所以这款枪在中国又俗称“大八粒”或“八粒快”。我国志愿军战士就曾经缴获了不少M1式加兰德步枪,并用它们来狙杀美军。
【图10】一支美国海军陆战队仪仗队正手持M1式加兰德步枪进行花式枪操表演
1944年,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在该枪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,诞生了两款狙击步枪(M1C/M1D),可加装2.5倍瞄准镜、枪口消焰器、腮垫等专用附件。但这两款枪均未获得大规模应用。到了1957年,M14式7.62mm自动步枪被美军正式采用,自此M1式加兰德步枪正式完成了历史使命,光荣地退出了历史舞台。如今这款经典步枪依然是许多国外军迷和收藏爱好者的最爱。当年它的售价为85美元,如今品相一般的售价都要在1500美元左右,品相完好的就要在2000美元以上了。(文/世界历史那点儿事)
【小编推荐】
骑着鱼雷去炸船:二战真是一个奇葩武器辈出的年代
一枪喷出18米,所过之处寸草不生:一战中令人恐怖的新式武器
发布于:天津市